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老百姓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有利于感染的早发现,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这便民利民的举措实施深得群众广泛赞誉和点赞。
一是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感染的早发现,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最近,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纷纷提出“1530”核酸服务圈,即做核酸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不超过30分钟。目前,48小时核酸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往返的标配,深圳规定市民外出办事必须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武汉也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推出“灰码”,对没有做核酸的人员限制社会面活动。频繁地做核酸虽然给大家的生活造成一定干扰,但实践证明,核酸检测是发现和阻断疫情的最重要手段,武汉和深圳这两座城市虽然偶尔出现感染者,但能及时控制并迅速清零。
二是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防止疫情防控“一刀切”,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大货车司机明明健康码和行程码正常却被封困在车里”、“有的地方没有感染者却动不动封城”。这“一刀切”的防疫措施不仅引起部分人对我国动态清零政策的误解和反感,也不利于想要外出谋求生存的人们的出行。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各场所推进核酸检测结果互认,有利于减少基层层层加码,恢复人们自由出行的需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是15分钟核酸“采样圈”亟需扩充核酸采样人员队伍,满足采样需求。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意味着做核酸变得像家常便饭一样,这也反过来考验着核酸采样员的检测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应鼓励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并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人员参与核酸采样,吸纳志愿者等人员参与采样现场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和服务保障等辅助工作,进一步提高核酸采样的效率。(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刘荣盛 蒲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