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月6日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按照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院护理部统一安排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参与卡点疫情防控工作。马浩、雷丹、雷明、王婷婷、杨哲等8名医护人员来到宿涡路防疫卡点,与交通、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全力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守好宿州西大门。
宿涡路卡点设在G344宿州与淮北交界,来往人员较多。卡点旁是一条河,1月的天气寒气逼人,凛冽的河风不停地吹,碰到雨雪天气,更是寒风刺骨。防疫人员仅靠一件防护服加上“小太阳”来御寒,手冻麻了就搓搓手,脚冻麻了就跺跺脚,保证卡点24小时疫情防控工作不间断。
坚守了4个月后,五月的天气刚始渐热。由于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后,常常连续六七小时不喝水、顾不上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半天核酸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衫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操作却要眼疾手快不曾停歇,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可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抱怨,而是相互鼓劲,相互配合,一遍遍地查验“两码”,反复核对信息、规范操作,确保了整个核酸检测过程和信息登记万无一失,还时刻不忘疫情防控宣传,嗓子哑了也来不及喝上一口水。
“大年三十儿,你们也不回家过年?”“你们不冷吗,检测时手也不抖?”医护组组长马浩说“新冠病毒不清零,我们就在疫情防控卡点过年!”。杨哲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是我的职责。”“五一”小长假,疫情防控压力有所增大,他们提前研究部署,做好准备,保证卡点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放假,”王婷婷说道。他们认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战士。
卡点就是堡垒,而防疫人员就是战士。来自老年医学科的雷丹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战士,她女儿才4岁,奶奶90岁高龄身体还不好,家庭责任沉重。但“疫”声令下,她义无反顾投入到宿涡卡点防疫工作,一干就是四个多月。夜班回来女儿已经睡着,而早上等不到女儿睡醒,她已经在去卡点的路上,女儿很少能见到她,每天醒来就会问妈妈去哪儿了。“现在有疫情大魔王,妈妈是天使,要去外面打败它。等消灭了它,妈妈就会有时间陪你玩啦,你以后长大了也要像妈妈一样,要代表正义打败恶魔。”趁着能陪女儿的时候,雷丹解释道。奶奶也很支持孙女的工作,总是说“你去吧,好好工作,为咱宿州多做点贡献”。她总是说,我年轻精力好,能多干一点同志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
宿涡路卡点只是一个缩影,所有的医护人员也都像马浩、雷丹、雷明、王婷婷、杨哲等一样,疫情面前,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惧危险,不怕苦不怕累。在严实的防护服下,虽看不清他们可爱而疲惫的面容,但沉稳的声音和坚毅的眼神不断传递着信心和力量,让人内心充满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念,大家也亲切地称他们叫“大白”。
人们说看到他们就看到了希望,而“大白”们说:用小家的辛苦付出换大家的健康幸福,是值得的。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初心使命,为宿州织起一道严密的疫情“防护网”。(文:李勇 摄影: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