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共筑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4-05-23 09:50:54 |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石,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从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到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到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向未来的力量之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指示,守好民族团结的生命线,让民族团结之花沐浴党的阳光、扎根群众土壤、浇灌幸福雨露,在中华大地璀璨绽放。

回顾我党的百年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积累着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回顾党的百年奋斗,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关系的新纪元。事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主动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作为科学谋划、循序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为准则和核心要义,及时准确为各民族把稳前进“方向舵”,实现思想上的同心、行动上的统一,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团结的价值追求。只有民族团结,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浓,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是赢得人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聚焦少数民族群众关心关切关注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转化为推动民族工作的具体举措,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突出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共护美好家园;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携手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发展成果,一道过上好日子。

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做好民族团结,民族交融工作;坚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大力气领会透、理解深民族团结这一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共筑民族‘同心圆’添砖加瓦。(张磊)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