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已在各级党支部陆续展开,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习效果异彩纷呈。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反面教材”——有的单位重形式、轻实效,仅匆忙组织党员干部简单集中读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上仍有较大差距。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全党上下应积极响应,求真务实开展好此次主题教育,不让主题教育流于形式。
控制好“量”。主题教育不是“材料教育”,要坚持举措服从主题、形式服务内容、材料服务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防止单纯抢时间、赶进度,避免搞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切实做一件、实一件、成一件,让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来抓学习、抓整改、抓落实,把更多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制定好“方”。一是明确目标和任务,党支部要明确主题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要达到的学习深度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党员都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如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小组研讨等方式,满足不同党员的学习需求;同时,组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读书分享等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强化学习方法,引导党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可以推广有效的学习工具和资源,如网络学习平台、电子书籍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料,使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四是加强学习评估,定期对党支部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学习工作的质量和深度,组织学习笔记、讨论等方式,评估党员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开展好“访”。各级党组织要突出问题导向和实效导向,更加注重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询问、走访群众等形式,了解掌握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检验和评价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了解基层党员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群众口碑。(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