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主题教育之“训”永远在路上

2023-09-24 14:52:21 | 来源: 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确目标、把握要求,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深学透,以实际行动推动新一批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行稳致远。

一是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锤炼党性、筑牢忠诚的政治之训。“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忠诚的最高原则。东和乡的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政治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确保党委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前进。要把精读深学细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化学习中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切实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感受真理、汲取精神,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的理论之训。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广大党员干部要牢树“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在通读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学习材料过程中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在深学细挖、真学真做的过程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是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践之训。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增强本领、提升能力。“以学增智”是这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凝心铸魂、筑牢忠诚的“定盘星”,解决问题、开创新局的“总钥匙”,查实短板、剖析整改的“正衣镜”。要把学习成效体现到解决问题上,在真刀真枪真解决问题上见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中心任务,聚焦工作实际,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等方面见示范有引领,在防汛抗台、志愿服务等方面见担当有作为,努力提高专业化素养、专业化本领,更好破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难、民心所盼的问题。要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敢于善于斗争上,当“战士”不当“绅士”,当“头雁”不当“鸵鸟”,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四是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自我革命、纯洁队伍的作风之训。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淬炼作风“转”得实,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大兴务实之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搞“盆景式”“作秀式”调研,始终牢记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党员亮诺献策、开展党员服务、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弘扬清廉之风。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年轻党员干部更要把扣子扣严扣正、把基础扎稳扎实、把规矩牢记在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保持自我批评的习惯,把检视整改的“探照灯”聚焦工作和生活之中、对准言行和习惯之间,来一场涤荡心行之旅,真正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焕新出发,写好检身自省的“体检文章”。三是养成俭朴之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保持警醒,增强自制力,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约束自己,形成克己奉公、拒腐崇廉、戒奢尚俭的自觉。坚决摒弃贪图享乐、爱慕虚荣心理,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和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养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把俭朴二字融入血脉。(傅京炜)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