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在主题教育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推动“知行合一”的成果转换。这次主题教育,“学思想”是打头的,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忙于业务工作而弱化精神需求补给的倾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这一重要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汁原味学原文,逐字逐句悟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浦江经验”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要坚持联系实际学,把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起来,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本着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原则,要在理论学习中映照现实,挖掘和掌握现实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领悟理论中蕴含的真理和道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思践悟中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筑牢“民呼我应”的为民情怀。走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用群众话讲给群众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让矛盾彻底在基层“熄火”。学习“浦江经验”,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反映群众愿望。要用“乡音俚语”聊群众关心的“家长里短”,从吃穿用住行中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柴米油盐”,把准民情民意的“脉搏”。作为党员干部,要结合乡村振兴、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机会,主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聚焦制约发展建设瓶颈问题,瞄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哪里矛盾大就往哪里去,哪里问题突出就往哪里去,哪里群众呼声强烈就往哪里去,时刻把群众的利益“置顶于心”。只有真正走下去,真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摸清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准真对策。通过不断磨炼共产党人的“脚力” 上下功夫,找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之策。
练就“敢为善为”的担当精神。“浦江经验”缘起于对复杂问题的直接面对、系统考量与及时有效解决。2003年,“浦江经验”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首创,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体现了对问题“一盯到底”的态度。践行“浦江经验”,要有敢当“热锅蚂蚁”、敢接“烫手山芋”的韧劲。基层干部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坚持实事求是、为民考量,勤思考“既要如何”“又要如何”“还要如何”,不断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把解决群众问题的责任担当扛在肩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在主题教育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迎考”,真正下到一线、沉到一线解难题,一级带着一级抓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就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马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