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传家宝”,也是今后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型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调查研究之风。
九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深入才溪乡,与群众促膝长谈,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深刻诠释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重要论断。直至今天,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仍是我们每一名普通党员的基本功和必修课。然而,仍有少数干部在调查研究之时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是弄虚作假、脱离实际,使得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意见很大。唯有真正深入基层,真心为民发声,真实开展调研,才能将调查研究工作做深走实。
调查研究要查实情,深入基层“坐板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个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李强总理曾说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调查研究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读书看报,闭门造车就能研究出来的,而是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尾,踏足基层一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受得了枯燥,耐得住寂寞。真正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了解群众真实需求。
调查研究要诉民意,当好群众“传声筒”。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求变,变上访为下访,到群众家里走访串门,与群众唠家常,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反映群众诉求。不仅如此,我们还优化创新了群众反映诉求渠道,通过构建网上信访平台、领导干部留言板等等,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增加群众发声渠道,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调查研究要见成效,做出亮眼“成绩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只调查,不研究,调查再多也是白费,最终发现的问题也只能在推诿扯皮中渐渐不了了之。因此要系统地将调查研究一以贯之,既不能只调不研,更不能只研不调,要让二者相辅相成,要察得了实情,更要求得到实效。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地去分析,通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真问题,找到关键症结,然后对症下药,精准做出解决方案,让调查研究真正见成效。
当前,全党上下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接地气、听真话、察真情、纾民困、解民忧。争取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陈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