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入心见行 善思善用》。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提出:“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阐述,强调主题教育的成果必须靠实践成效来检验,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题教育,“学”是首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指引我们更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用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主题教育,“思”是辅助。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是需要通过思考,用伟大思想的力量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学习没有思考,只会让主题教育的成果浮于表面。要积极思考,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将其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才能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主题教育,“用”是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主题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运用,坚持学思用贯通,才能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到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
新征程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终是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要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