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围绕年轻干部如何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6个方面进行深刻阐述,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当前,有的干部政治意识淡化、政治能力不强,有的素质本领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有的政绩观出现错位和偏差,有的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等,这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把领导班子配优建强、把干部队伍管好用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和人民对你们寄予厚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殷切期望:“大家一定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持续不断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感召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廉者,政之本也。”2023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以学正风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按照“三不腐”要求健全相关制度、严格执纪,建好护栏。
“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新的使命任务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结合年轻干部的实际情况,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如果不抓紧加油充电,不主动学习适应,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就干不好工作,有时还会铸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今天,我们肩负使命任务的艰巨性、面对风险挑战的严峻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前所未有。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这番话,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对他的谆谆嘱托。父子两代人,从“群众领袖”到“人民的勤务员”,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人民情怀一脉相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先后开展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通过集中教育,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了强化,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这些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严肃查处,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勤而不辍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主动作为、担当使命,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