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起草调研报告应掌握三个“要”

2023-07-24 10:26:45 | 来源: 涿州市东仙坡镇人民政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的成果,很大一部分都需要体现在调研报告中。因此,起草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的一项关键环节,也是需要反复打磨的一种能力。起草调研报告应掌握三个“要”:

要找准症结。坚持问题导向,既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也是起草调研报告的首要前提。有的调研报告,成绩一大摞、经验一大堆、启示一大串,只说了一堆“正确”的空话,对存在的问题却是不想说、不敢说、不善说,这就违反了调查研究的初衷。撰写调研报告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聚焦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如实反映影响政策落地的关键症结、实际原因,区分出表面问题、根本问题、技术问题、机制问题,看历史、看当下、看趋势,既听干部讲、也听群众说,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分析透彻。起草调研报告要善于解剖麻雀,要把得到的信息掰开了、揉碎了,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要会“过筛子”,将各方面信息集中进行去粗存精,筛选出反映事物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要会“串珠子”,对筛选出的典型信息进行汇总梳理,把普适性做法、普遍性问题提炼升华,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统一起来。要会“瞄靶子”,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拿出实招。在实践中,有的调研报告表现为调研成果一大片、成效看不见;有的调研报告只重视能否“受关注”“得批示”,忽视贯彻落实。实际上,调查研究的重要价值就在对策建议上,好的对策建议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看似高端却不切实际。务实可行的对策不是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需要从田间地头、干部群众、专家智库中萃取出来,经过反复的沟通、碰撞、打磨形成的。提出的对策还要做到言简意深、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多讲符合实际、管用的话,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的首创精神。(孟亚轩)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