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建”字,打通“神经末梢”。群众的信任是一种真情流露,来之不易,在群众中“建”立信任,源于群众对干部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是对基层干部工作的满意与认可,对此,每一名干部都应细思之、笃行之,以亲身感受赢得群众信任,在基层大展身手、大有可为。基层工作瞬息万变,基层干部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坚持灵活中有原则,亲近群众而不做作,要扑得下身子、迈得开步子,脚踏实地地体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脱掉鞋子能下地,穿上鞋子能进城”,为群众出谋划策,指明道路,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富,才能在群众“建”立得信任,打通群众“神经末梢”。
落实“践”字,贯通“联系纽带”。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切实增强党员宗旨意识,有效激发党员自觉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中,要通过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教育培训,以形式灵活、内涵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激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在活力。坚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信念,增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聚焦“见”字,恪守务实为民。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基层干部作为群众发展的引路人,就必须要具备更高的素养,要比一般人看得更远、更广更深一些,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思想得到了洗礼、理念得到了更新、知识得到了丰富,才能更好地认清趋势,有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利于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只要面对复杂形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主动采取方式方法,造福民众,方能不断改善民生,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新生活。(冯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