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这片近1.6万平方公里的科右中旗大地又是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从物质到精神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里万物生灵、环境优美、百姓富足安康......是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真实写照,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旗儿女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点,整整8年的对口帮扶,让这个贫困乡村焕发勃勃生机。这里,从“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朵朵格桑花在道路两旁正迎风飘扬,一副民生画卷厚重而温暖。
这副画卷里,描绘的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科右中旗大地的生动实践,一个个幸福的故事用行动见证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乡村的落地生根,展示着生活在祖国怀抱下的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一股力量浸透着最浓最深的民生情怀,催人奋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蒙古族比例高达98%的乌逊嘎查,有一位民族团结模范蒲作民,他是全村为数不多的一位汉族,同时,也是全村的养牛大户、致富带富能手,他经常将自己的养殖经验热心分享给大家。在他的影响下,科右中旗书写着一段百姓蹚出养牛致富路的民族团结经典佳话,同样,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蒲清春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党的政策与关怀。
现在,科右中旗20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及促进分会在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全覆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幕幕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故事时刻触人心弦,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各民族共识,凝聚全民族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乌逊嘎查,老百姓们厚植感党恩的情怀,增强听党话的行动自觉,结合嘎查实际情况,自发的制定了属于本村的村规民约,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项村规民约的倡导作用。现在,大部分人家将供奉多年的物件送走了;喝酒、拉桌、不刷锅的现象也在逐渐改变;打造三个半亩地,发展庭院经济;文化村长进嘎查,开展“逐梦乡村 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化文艺活动;开展家门口唠嗑队学政策、谈变化、感党恩......科右中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村纷纷制定村规民约,在这片热土之上处处展现着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乡村风貌。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科右中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打造哈日道卜田园综合体、巴彦敖包度假村、西日道卜水美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努力实现农文旅高度融合;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积极探索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嘎查集体经济造血能力;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让百姓吃上“生态饭”,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生根。
历史照亮未来,征途未有穷期。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旗,如今的科右中旗,立足中宣部为其锚定的绿色发展之路——“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踔厉奋发,奋勇当先,在13800名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更看到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从旧貌到新颜,在这段中国式现代进程之中,科右中旗向美而生,谱写新篇,启迪今天,也昭示未来。(孔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