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坚持“两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度历史自觉开拓进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成功之道。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实践依据和深厚文化底蕴。“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 深刻认识坚持“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不丢掉老祖宗,又讲出许多新话,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大胆探索,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需要直面和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把化解矛盾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新鲜经验转化为理论话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沃土中汲取历史经验、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不断作出理论创新,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的征程、新的实践,给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激发人民实践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并指导新的实践。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在回应人民现实的需要与关切中,不断增强理论的生命力、解释力与创新力,形成“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林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