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今天谈起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具有其特殊意义的。马克思,这位伟大的“千年思想家”已经离去了一百三十五年,但是直到现在,他的名字仍然为世界人民所铭记,不仅如此,社会主义中国仍然并将继续实践他所创立的思想。中国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始终是与马克思这个名字分不开的,可以说中国之所以能走出近代的血泪与耻辱,很大程度上在于马克思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今我们早已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我们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那个誓将用鲜血染成的红旗插遍全球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少的谈起阶级、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我们难道不再需要马克思主义了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小苗在成长为大树后便不再需要园丁频繁的浇水,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再需要水分,而是因为它已经扎下了足够深的根从而让它可以自主获得水分,同样,当中国大步走向复兴,我们也并不是不再需要马克思主义,恰恰相反,我们甚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科学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的讲话中说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诚然,正如习总书记所言,马克思恩格斯用自己的一生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科学的提出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在内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为我们构建起了关于世界的科学理论。当我们现在谈起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无一例外不是构筑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经过这么多年的国民教育早就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美好未来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中为我们勾画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不是空谈,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系统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后结合英、法社会主义思想后提出的科学构想。当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提出后,成千上万生活在资本家们压迫下的工人们开始有了希望,他们渴望未来的理想社会,而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理想,人们才紧密的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为了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因此,当下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还没有被实现,我们仍然需要沿着马克思为我们指明的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密不可分。当中国人民于1949年骄傲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中国就再也不是从前落后愚昧的旧中国了,而同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也就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的革命就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在革命阶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当革命成功后,我们在国家的建设阶段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的工业化。我们成功的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们认识的进步,我们适时的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继续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自革命时期起就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并且一直领导着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革命与建设的伟大事业。我们还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再也分不开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马克思主义,也是因为我们早已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的讲话中用这句话作为结束,他说:“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恩格斯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 石瑞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