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掌握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三大关键词”,解锁主题教育“专属剧情”。
掌握“理论学习”关键词,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解锁“君子之学必日新”的“求知”剧情。人无学,则不明理,人之有学,则有力。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之义。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方面有“滴水穿石”的劲头,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深学细悟,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避免“一知半解”、“弄虚作假”,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内化于心。
掌握“调查研究”关键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解锁“涉深水者得蛟龙”的“求实”剧情。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要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改进调研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以“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深入分析,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检视整改”关键词,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解锁“吾日三省吾身”的“求审”剧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要敢“动真碰硬”,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一“针”见“血”。党员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分析排查出的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分清主次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和具体举措。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在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对症下药,最终目的还是推动解决问题。要牵住问题整改这个“牛鼻子”,坚持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的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的原则,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做到思想问题、工作问题和作风问题一起改。要结合实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挂账销号,坚决防止虎头蛇尾、久拖不决,坚决防止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委组织部 戴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