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当前关乎全局的重要任务,不仅是全体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更要带动全社会的广泛学习。在基层开展主题教育时要突出群众性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提炼“花样新气”、“民生地气”、“暖人热气”,确保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主题教育要有“花样新气”。创新宣传载体,将原汁原味的主题教育与丰富花样的宣传方式相结合,让理论有形、有影、有声。在短视频、直播盛行的时代,一首朗朗上口的手指谣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能爆红网络,全面的宣传渠道和独特的视频创意缺一不可。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宣讲媒介、内容和形式,在线下组建培育宣讲团,开展互动化、趣味化宣讲,并充分利用线上媒体作为网络宣传阵地,“宣”在群众感兴趣的点上,“讲”在群众触手可及的面上,推动主题教育传得广,唱得响,“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入目、入耳。
主题教育要接“民生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故事才能事半功倍”,基层主题教育不是简单的“二传手”,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才能深入人心。法学教授罗翔的讲座频频爆火,正是因为用“法外狂徒张三”等案例幽默普法,让枯燥难懂的法律贴近生活。作为基层干部,要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将主题教育开展于日常工作,在田间地头、屋内炕头和老百姓拉家常、听建议、解难题。少点教科书、念稿子式的官腔,多些面对面、心连心的“土话”,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高端大气”的理论在群众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中诠释好、践行好,让主题教育不仅入目、入耳,更要入脑、入心。
主题教育要聚“暖人热气”。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群众最关心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国际局势,而是身边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开展主题教育不仅要学思想,更要见行动。要坚持问题意识、突出效果导向,解民生之忧、做利民之事,让老百姓在主题教育中得实惠。紧密结合实际,准确了解民生难点和痛点,找准群众共鸣点和问题切入点,把主题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为群众纾难解困、排难解忧,落实利民惠民的各项举措,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主题教育不仅入心,更贴心、暖心。(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黄田镇人民政府 谢家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