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表的文章《习近平的天下情怀》中指出“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基层干部应找准“小切口”,与时俱进、破局发展,从中解锁人民领袖的“天下情怀”,汲取扎根基层的发展之力。
“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了炎黄子孙,更影响了世界发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虽然发端于中国,却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指路明灯。基层干部要汲取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的胸怀,让思想扎根基层,让眼界跳出“自家池塘”,以优秀理论为土壤滋养与时俱进、破圈发展的能力。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不断织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一直坚持“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积极寻求对外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基层干部在为基层引入人才、引入企业方面要汲取“求同存异”的发展之力,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要栽好“共同发展”的梧桐树,吸引外来人才、外来企业能够扎根基层,成为引燃乡村经济的“强大引擎”。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来到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布哈拉古城参观。不顾旅途劳顿,习近平主席决定延长参观时间,走进雅克城堡,更深感受丝路文化。文明文化是维系全世界人民共同交流的纽带,不论中国文明还是其他国家的文明,都是人类不断发展的文化成果。基层干部要以“大文化”视角审视基层的文化资源,对基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打造成特色“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基层经济不断发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奋楫扬帆赶考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要想实现互利发展,就要秉持“大道为公”的理念,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林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