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党员干部要抓住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做到“下马看花”。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深挖根源、解决问题,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以实事求是的作风,身入心至,“下马”察实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基层干部和群众身处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最真切,身入心至基层,同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方能让基层全景“尽收眼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扎实用好“四不两直”工作法,不打招呼、直奔现场,让调研不再“走马观花”而是“下马看花”,力戒空疏、力戒肤浅,从而充分挖掘第一手材料,获得更多、更全、更有用的信息。要自觉抵制“蜻蜓点水”“交差打卡”式调研,要多跑几趟、广泛调查、反复甄别、求准求效,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总结深层次原因,真正实现全方位调研,而不是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
以为民服务的情怀,深研细判,“下马”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决策的依据,而部分党员干部错将其当作决策的点缀,对非热点工作,特别是难“看见”的民生类工作,容易拍脑袋,坐在办公室里拿主意,导致工作不实、落实不实、脱离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惰情绪,厚植为民情怀,带着真情去看、去听、去问、去体验、去感悟、去解决问题,让调查研究真正变成联系群众、为民办事过程。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放下“官架子”,多掏“心窝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特别是要把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找实,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祉。
以直奔问题的勇气,真刀真枪,“下马”求真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上。而实效又是衡量调查研究开展的好不好的标准之一,关乎调研成果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坚决抵制“吊在半空”,抓住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有的放矢制定整改措施,做到逐项研究、逐条施策、逐件销号,坚决做到问题一日不解决则一刻不松劲、不停摆、不止步。要坚决杜绝“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而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达到“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的效果,推动调研成果获得“最大值”,真正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利辛县马店孜镇人民政府 王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