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决策的基本功。要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调查研究必不可少,只有不断深入人才队伍开展调研,真实合理的反映出人才需求,才能发挥好调研的作用为才解忧,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科学开展调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确调研主题、工作方向及目标任务,要通过科学选取样本,确保调研工作快速、简捷、准确,避免“调研甩锅”“求量不求质”等异化调研现象增加基层负担。既要发扬斗争精神,到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察实情,到长期存在的“顽疾”堵点现场挖根源;也要好的典型、差的现状都要看,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六类人才队伍的真实情况,提高工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专家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现专家人才“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方法,基层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树牢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人才集中领域、集中单位和人才公寓,真诚倾听专家人才的“后顾之忧”和“迷茫情绪”,要灵活创新调查研究方式方法,总结借鉴“公寓夜话”“茶话会”“吐槽会”等好经验好做法,多听“逆耳话”,引导他们敢讲委屈、倾诉困难,鼓励他们“反映情况”和“提出意见”,真正与专家人才话语共鸣、培养真情。
研究解决措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调查研究要防止“调”而不“研”,“研”而不“用”,要坚持“调”“研”并重,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党员干部要拿出“一杆子插到底”的真劲头,努力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解决限制各类人才成长发展问题作为当前工作重点,精准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破题点,把对策提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追根溯源、刨根问底,逐步将问题予以解决。同时,要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策措施,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法宝”,更好地满足各类人才的新期待。(云南巧家县委组织部 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