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切实做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文章。
忌“坐而论道”“表面式”调研,要勤于多问找“实”题。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青年干部不能把重视调查研究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的要求上,只是坐在办公室读文件、敲键盘。年轻干部只有用好察民情的脚力,才能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作决策的魄力,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导向,问题就是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真调研、调真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统筹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坚持“哪些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调研、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重点在哪个环节调研”,甘当“小学生”,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定,深入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找准问题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忌“走马观花”“浮萍式”调研,要勤于奔走察“实”情。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调研走到“最底层”才能掌握真实情况而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结果,只有沉到“第一线”才能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年轻干部要主动走出机关“躬身入局”,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直奔一线、直贴群众,做到“身入”基层、“心至”群众,用脚去丈量每一亩农田,用心去倾听每一户“声音”,既不对欠缺短板遮掩塞责,也不对发展现状信口开河,围绕群众的“急难盼愁怨”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准确地获得第一手材料,做到问需于民、求解于民。
忌“浮光掠影”“断层式”调研,要勤于思考谋“实”招。调查研究要“开花结果”,关键要把调查研究的所知所得体现于工作、付之于实践。青年干部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学会科学比较辨析、深入细致思考,把零碎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入化,对症下药,突出实效,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做到分类施策,立足群众所想所盼,思谋长远之策,践行固本之举,做好长远发展的衔接,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法宝,深入基层一线,入户敲门走访,主动认群众当老师,自觉以群众需求为考卷,以实干作风为民生事业的发展找门路、寻方法。(云南巧家县委组织部 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