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质,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面对治国理政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纵观百年党史,自觉增强问题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各项工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我党打开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也是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一方面,底线思维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防范矛盾风险蔓延转化。另一方面,底线思维要求领导在遇到任何事情既要看到它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又要看到“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成绩”,做到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保持“政治定力”,确保政治安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四个自信”为根本前提,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做到“红心”不变、“航向”不偏。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做到扎实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风险,强化政治意识、政治责任、政治担当,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做到扎实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攻坚行动,条块结合、协同联动,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做到扎实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领域风险,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巡查巡逻巡防,严打突出违法犯罪,严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秉持以民为本,构建服务型政府。当前,在党的长期执政过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人民的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人民关切的问题接踵而至。必须秉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机制上确立人民满意度为最高的标准行为导向,同时架起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沟通桥梁,坚决化解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有效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最大限度增强执政者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强化政治认同,筑牢执政的合法性地位,共同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化解矛盾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矛盾、问题的解决,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深刻把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人民政府 郑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