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落实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身为选调生的我们,要勤学善思、乐于解忧、勇于革新,背好“学思践悟”行囊,踏上主题教育之路,推动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行囊”中背着“学”,勤于理论学习,学出“读书不觉已春深”的新境界。“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树苗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选调生只有打牢理论基础才能茁壮成长。初入社会,选调生在人生阅历、基层经历上还是“小树苗”,亟需补足理论之“钙”。因此,选调生应把主题教育学习当成每日必修课,将“手中卷”变成“床头书”,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打好理论基础,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行囊”中装着“思”,善于调查研究,想出“人民满意群众放心”的真办法。真理总需结合实际才能平稳落地,而调查研究正是连接两者的“桥梁”,也是我们党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传家宝”,唯有用好这一“法宝”,才能“研”有所获。对于选调生而言,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只有“扎”到基层深处、“沉”到群众中间,身上沾着“泥土味”、脚上留着“稻谷香,才能在田间地头找到民生改善“最优解”,答好群众满意“必答题”,做到调查研究接地气。
“行囊”中带着“践”,乐于为民解忧,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群众在哪儿,问题在哪儿,选调生就在哪儿。只有将人民群众的“表情包”,当做自己干事创业的“风向标”,才能解决群众的诉求,推动民生发展。奔跑在新时代征程上,选调生需迈开步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在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中练就为民解忧的“满分”本领、打磨干事创业的“归零”状态,扎扎实实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事业上出谋划策、见招拆招。
“行囊”中藏着“悟”,勇于检视整改,悟出“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好作风。勤学是态度、善思是能力、乐践是情怀,勇改是品质。勇于自我革新,意味着知错即改、知错勇改,方能保持“初心”不变质。选调生作为年轻干部,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如何把错误变成正确,就要拿出解决错误的勇气。开展主题教育,选调生应将“改”字贯穿始终。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认知革新自我,做到及时改、持续改、针对改,严防思想“变质”、行为“变味”,推动伟大事业行稳致远。(舟山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