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治理国家当施行德政,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方位,而群星都会围绕在它的周围。短短十六个字却道出了为政的要义所在:众星共之。但如何能做到呢?答案应从“政”、“德”二字入手,“政”者“正”也,为政者当公正无私,做好表率,“德”者“得”也,应勤政爱民,得到民心。
为政者当公正无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就是告诫为政者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以身作则,牢牢守住公平和正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作出的具体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心存敬畏心,手握公正尺,紧绷“无私弦”,才能照出“明镜高悬”,避免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因此,为政者当严以律己、惕厉自省、不耽于推杯换盏、不沉迷于灯红酒绿、自觉杜绝小圈子,将“刚正不阿”植入“红细胞”,才能涵养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砥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锻造“菊残犹有傲霜枝头”的刚正风骨,书写为政者“激浊扬清”、“公正无私”的底色。
为政者当务实笃行。“德之为言得也”,为政者要得民心,就要执政为民,勤于政事。习近平总书记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的“懒政”和“怠政”都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政事关乎国计民生,党员干部更应勤勉而为,否则就会公事荒废,影响百姓生活,引发人民群众不满。唯有勤勉才能出成绩,为政者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优哉游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也艰辛”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或是“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还是“芳华无悔、初心不灭”的黄文秀,他们都是勤勤恳恳,躬行不辍,最终成为一座座永垂不朽的丰碑。因此,党员干部应当拒绝躺平和摆烂,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靡有朝矣,来锄尽“禾边草”,灭尽“天下虫”,驱尽“果上鸟”,方能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
为政者当为民服务。“德者,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为政者当聚集民心、顺应民意,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常怀为民之心、常问百姓冷暖、常做利民之事,深入基层进“百家门”、听“百家言”做到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工作就要抓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得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饮水便知群众甘苦、“摸被”便知乡亲冷暖、“掀盖”便知人民饥饱。反之,如若违背民心逆势而为,则必将遭受人民唾弃,也注定会走向失败。
为政以德,就是要求为政者当有公正无私之心、务实笃行之勤勉,为民服务之情怀,以胸有“国之大者”的担当将政事落到实处,给人民带来实惠,最终形成众星共之的局面。(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纪王场乡 王桐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