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都会下意识的把它当作是一个政治名词,今天我想从历史的角度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或许你无法体会这个政治名词的真正要义,让我们回到历史中去。从华夏族诸国与周边蛮夷戎狄的斗争到秦与匈奴、南越的斗争,千百年来,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争斗从未停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骁勇秦将实现了秦始皇的大一统理想,从这里开始,各民族统一的思想就深深地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底。“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是所有中华男儿的铮铮誓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以汉化为基本内容的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至死信念千百年来让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动容,一曲满江红又让多少有志男儿热血沸腾。每一次民族间的血战都是一次民族的融合,汉族与所有其他少数民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以东胡族为例,让我们看一看民族融合的具体事例。东胡早在春秋战国是活跃在燕山一带,汉高祖征战让东胡分为乌桓与鲜卑,乌桓后被曹操所灭,融入汉族,鲜卑又分为慕容鲜卑、乞伏鲜卑、拓跋鲜卑、秃发鲜卑、和文宇鲜卑,慕容鲜卑被东晋所灭,融入汉族,乞伏鲜卑被大夏所灭,拓跋鲜卑一部分被北魏收入汉族,一部分演变成锡伯族至今,秃发鲜卑被西秦所灭融入汉族,文宇鲜卑又分北周、库莫奚和契丹,北周被隋朝代替融入汉族,库莫奚被大金吞并融入女真,契丹族建立辽国,被大金所灭,分支成为达斡尔族和西辽,西辽后被蒙古帝国所灭,融入蒙古族,所以你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实实在在的。
千百年来,无论哪个民族登上政治舞台,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家事,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民族迅速抱成团儿,一致对外。在东北抗日联军各军中有许多朝鲜、满、蒙古、鄂温克、达幹尔鄂伦春、赫哲等族将士,“八女投江”中的朝鲜族女战士英勇无比,毛泽东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中指出:“蒙古族素以骁勇善战见称于世,若一旦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于内蒙古领域以外,则谁敢谓成吉思汗之子孙可欺也。”在西北,马本斋带领的回民支队让日军胆寒,声势浩大的新疆民众抗日捐献运动让我们看到了维吾尔族民众的抗日决心;在西南,广西部队中有大批的壮、苗、瑶、仫佬、毛南、京等少数民族子弟,以英勇善战著称于抗日前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滚滚洪流,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今天,各民族正入石榴籽一般紧紧的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来都不是人为的拼合,而是各民族在历史中大斗争,大融入、大团结后的不二共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道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