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求是》杂志在第四期刊登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文,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部分内容:“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练好“基本功”,才能站稳“脚后跟”。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切实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的优势。
打通国民经济“任督脉”,锻造经济工作“强筋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打牢国家安全、基础民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运转正常这个战略基础,切实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将中国人的幸福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掌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不断地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向国土资源要食物,实打实地开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升级行动,统筹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国内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加强电力源网荷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国际国内紧张的经济形势,打好可能出现的经济“遭遇战”。
勤练体系建设“新招法”,开辟现代化产业“新境界”。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建设水平,就要在重点领域超前谋划、率先布局。既要勤练“传统招式”,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方面不断增砖添瓦,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又要苦练“独门绝招”,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寻求新的制胜赛道,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同时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立足开年,展望全年。只有将现代化产业建设的触角深深的扎进中国大地,中国经济的大树才能始终在狂风骤雨中屹立不动,在更高的发展目标中茁壮成长。(中共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委组织部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