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建党百年来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为青年干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要义,不仅要学深一层,更要身体力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眼于增强问题意识。增强问题意识,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思想变为行动,重要的是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抓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坚决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要更好支持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就要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要树牢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在工作中既要履行好自身职责,注重运用新发展理念推动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又要综合考虑本部门工作对单位全面工作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全局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重视整体部署和综合评价,按照新发展理念查找短板弱项,及时补齐补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健康平稳,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风险意识与忧患意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要以系统思维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坚持疏堵结合,注意处理好“防风险”与“促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严堵“后门”,又要开好“正门”。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要未雨绸缪,稳妥有序做好风险防控各项基础性工作,有效防止与应对“灰犀牛”“黑天鹅”等事件的发生。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职责使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广泛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利用好自己所在部门的职能,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困难、掌握群众的真实情况,设身处地的解决群众存在的以及反映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保持顽强的工作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思维,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成长,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在艰苦奋斗中开拓进取。我们要充分发扬清正廉洁的精神追求,要真心为人民群众着想,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闯出一条实干之路。(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 杨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