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堂开局之年第一课,主要围绕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我们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党员干部要全面领会“开局第一课”背后的深意,完成好“开局第一课”的课后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台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关键节点”,为全国“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铆足干劲,认真做好“坚定信念”、“担当作为”、“拼搏奋进”的课后题,用心答好“人民答卷”。
悟透“初心”之课,答好“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课后题”。“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回首百年党史,无论是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李大钊,还是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感慨“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陈望道,抑或是面对敌人的屠刀毅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心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理想信念高于天”的赞歌。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因此身为党员干部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除去思想“杂质”,常修私欲“枝杈”,自觉抵御“病毒”,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自觉深挖百年党史精神富矿、汲取强大精神营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和风险考验面前,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做好坚定信念的“课后题”。
悟透“务实”之课,答好“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作为“课后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作为不仅是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新时代新目标的实践路线,更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站在新征程上,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广大党员干部要消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心态,不能一心只想当“太平官”“享福官”,要多经历“大风大浪”,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蚂蚁”,多啃几次“硬骨头”,在吃苦中练就“钢铁意志”。要不断锤炼干事创业的本领,扎实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知民情、为民需、晓民方、解民困,锻造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干事成事的“硬脊梁”、临危不惧的”强心脏”、科学决策的“真功夫”。
悟透“斗争”之课,答好“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拼搏奋进“课后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回顾百年奋进路,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手胼足胝,以拼搏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以奋斗绘就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幸福美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诚然,新征程上,必然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奋进姿态,一往无前的冲锋气势,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不被“浪潮”遏“飞舟”,不为“风雨”阻“脚步”,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忧患意识和“别人在跑,我们要奔”的追赶意识挺起铮铮铁脊,扛起时代使命,“过关口”“涉险滩”,做“打不倒也压不垮”的战斗员。(安徽省潜山市油坝乡选调生 陈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