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中,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年轻基层干部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从信念坚定,注重实际,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严守规矩,勤学苦练六个方面,对年轻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栋梁之才提出明确要求。在奋进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广大年轻干部要坚持干好“三件小事”,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多把书本翻一翻,于字里行间悟原理。“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学习方面的要求。先进理论知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食粮”。年轻干部要认真对待理论学习,绝不能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学习“误区”,要周密安排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式,结合时事调整学习课程,以确保达到与时俱进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时不能读死书、走过场,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要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同时,理论学习需要厚植情怀、放眼全局。从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再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无论是民生保障的担当、新发展观的智慧,还是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都体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念,体现了国之大者的浓厚情怀。年轻干部在学习中要始终保持全局观念,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把理论学习成果融入到为民服务实践中,诠释好公仆本色。
多到农村走一走,在田间地头长能力。“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实践之。”基层工作是一个事成于行、融入实践的过程,年轻干部普遍文化程度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但文凭不是水平,学历不是能力,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和复杂环境的磨练,缺乏解决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少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经历。“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要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就要深入植根在最基层、最一线的岗位上。只有扎根基层吃粗粮,忍耐蚊虫叮咬,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直观感受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做到谙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心。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小事办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处做起,善于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解决小难题,化解小矛盾,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把每一件小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用实打实的理论学习成果增加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多抬起头看一看,望满天星辰葆初心。“惊涛骇浪从容度,越是艰险越向前。”基层工作面对的都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上级交办的各项重大任务,因此年轻干部都要培养好直面考验的勇气、越挫越勇的精神、抬得起头的傲气,要“抬得起头”——不惧困难、战胜考验。”越是面对挑战,越是遇到困难,越是需要鼓足高昂志气,越是需要发扬“闯将”精神。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长征之路艰难坎坷,从弯弯赤水到滔滔激流,从皑皑雪山到茫茫草地,无一不是红军战士用顽强意志闯过来的。建国之路荆棘丛生,从南湖起航到南昌枪响,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无一不是革命先辈用血肉身躯换来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从“蛟龙”入海到“天宫”飞天,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无一不是工程师们用实干精神创造出来的。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踩踏出来的,从满是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应永葆至真至诚初心,秉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昂扬斗志,主动投身于问题突出、矛盾集中、任务繁重的基层一线,在攻坚克难中敢捧“烫手山芋”,甘当“热锅蚂蚁”,以大无畏的气概闯出一条新路子,干出一片新天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人民政府 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