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因此,我们要更好地走向未来,就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成功经验指引前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脑,用党的真理力量指导实践,让真理之光照亮前路,在实践之中探寻真理、检验真理,让真理的力量变成复兴路上的磅礴伟力。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学好历史“教科书”,把牢前进的“方向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可以少曲折。我们脚下的路,前望无尽头;前行不迷失,历史就是指南针。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升,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每一个脚印,都踏出了宝贵经验,为全人类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智慧。“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勇气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把党的历史经验转化为更好开辟未来的宝贵财富,始终保持“复兴号”巨轮正确航向,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学深悟透、久久为功,用好创新“催化剂”,打开思想的“总开关”。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路上,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在新征程路上必须着眼未来,坚持学习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夯实思想堡垒,坚定立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我们要在党的百年伟大成就中感受科学理论的思想伟力,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始终站在真理的制高点,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让思想境界不断提升,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真抓实干、善作善为,走好脚下“长征路”,吹响实践的“冲锋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理论有没有紧密联系实际、能不能真正联系实际,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还是一种作风与学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发挥真理的力量,就是要以更符合新阶段发展的理论来引导实践之路,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让真理的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实践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要常问“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扩充,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紧跟时代需求,以专业能力彰显专业精神,以高标准、高要求塑造工匠精神。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习的目的在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学之始,行之端,勤学善思,关键在于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将所学知识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与行、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我们要高擎真理的火炬,就是要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人民立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坚持正确的方向不变,让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委组织部 戴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