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五个重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文章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居安思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考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要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我们深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抓早抓小。《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指出,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依法合规,压实责任,强化能力建设,要有充足资源,各方广泛配合,提高跨市场跨行业统筹应对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未雨绸缪。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各类风险易多发并可能集中释放。需要把防范重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要继续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保持定力、坚定底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周煌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