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青年运动擘画新的未来。
让我们青年干部从两部跨越百年的青年著作中感悟“成长之道”,1916年《新青年》杂志出版,中国青年撑起了历史的脊梁,一百多年后,2022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表,新时代又向中国青年发出了新的召唤,这一百多年来不变的是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敢于奋斗奉献的精神和胸怀世界未来的大格局。
“纵使三灵改,无移百炼刚”的坚定理想信念赛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革命时期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用生命铸就雪山草地上的“信仰之花”,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群以雷锋为代表的有志青年接过信仰的火炬,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朱伯儒、谷文昌等英雄楷模,与苦作乐甘当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再到新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化身奔涌的浪花助推“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不同时期的青年人,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年代,27岁的李大钊振臂高呼“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战争年代,25岁的陈然在狱中,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和平年代,“00后小将”谷爱凌翱翔于奥运赛场上。不论哪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都是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方能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为青春写下最生动的注脚,担负起时代交托的重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敢于奋斗奉献赛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越是艰险越向前”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面对蜿蜒崎岖路、风雪交加天、枪林弹雨途时的奋斗意志,吴振鹏同志在狱中给尚未出世的女儿写下一封绝笔信,告诉她,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全世界的劳苦大众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幸福,甘愿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这些正是一百年前青年人的奋斗与奉献。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也要常履“为民之责”,把甘于平凡、默默奉献作为不懈追求的高尚品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主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的放眼世界未来赛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青年》的思想革命:呼吁青年“不可以不放眼以观世界”,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当时陈独秀认为,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用科学和民主并重,要当时的青年放眼世界和未来,谋求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有家国情怀,也有人类关怀,秉承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各国有益经验和文明成果,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赛车的终点是赛道的尽头,而青年的终点是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选调生 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