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国梦,需要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开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新局面。
承袭民族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中华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各种文学成果、精神价值观、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包含了丰富文化精神内涵,其最核心的内容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发展延绵至今一直奉守的民族之本。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把使命担当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中国文化诠释和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合转化,使得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生机活力。
提炼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先后提出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原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为重振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也要按照时代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彰显精神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极其悠久,得到了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其内涵丰富且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性。例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及儒家思想中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对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矛盾,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多元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陈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