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拒绝“四唯”为新时代人才评价注入新活力

2021-12-27 09:44:02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求是》杂志第24期发表。文章指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四唯”现象依然存在、人才“帽子”随处可见、急功近利、浮夸自大。需加快建立以创新发展价值、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进行评价指标体系。

对人才的评价取决于标准。人才评价的标准直接关系到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参与度,关系到人才能否走上创新创造的第一线。目前,只注重学术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的人才进行评价“四唯”标准,已不能得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人才的期望,也不能实现真正可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因此,顺应人才呼声,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打破“四个理性”,科学规划,积极行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在评价人才时,要突出道德品质。长期以来,仅仅着眼于“论文”、“职称”等评价标准,就引发了许多人才通过撰写文章来争取职称评价指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人才迅速成功。其根本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在评价研究过程中过分强调人才的才能,而忽视了比才能更重要的道德。要打破“四唯”,必须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能够突出绩效的引导,把道德放在首位,注重人才是否具有排忧解难、爱国尽责的良好素质,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搞学术造假、混水摸鱼的,一律“一票否决”。

评价人才,重在质量。在许多评价标准中,无论是以论文作为学术水平的主要载体,还是以奖励作为评价工作绩效的主要体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质量,只看数量的问题。这种发展情况进行直接影响导致了“花钱买论文”、“花钱买枪手”、“花钱买帽子”等一系列非常奇怪问题现象,使得我国许多研究论文水份多、质量低、效果差,许多国家奖项名气大、实质弱、影响力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四唯”,建立新的标准,决不能把论文数量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要注重质量。确立质量重于数量的方针,注重科研和工作质量,要实行有代表性的工作和科研制度,实现准确评价,让有内涵的、有实力和潜力的人才登台,就不会让正真的人才感到冷遇。

评价人才,还要看他们的长远发展。如果只看目前人才的表现,很容易错过很多有潜力、有前途的人才,不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中国不仅要看短期行为表现,还要看长期发展表现;我们可以不仅要看一个重要指标,还要做多个评价。要实行分类评价,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坚决避免“一尺到底”,确立以实绩、贡献和人才为依托的定位,使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化、社会化、长效化。我们要高瞻远瞩,自觉通过分析评价研究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找到能做大学生活问题、真学、真做事的人才,为振兴经济发展学生积累人才力量。

只有在打破“四唯”的基础上发展有所改变、有所作为,才能进行解决人才管理评价中的“一刀切”和“帽子热”问题,推动有利于培养人才专心致志研究、创新能力创造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和实施,使真正有才华,有实践学习知识的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福建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人民政府 林兆颀)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