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伟业非一日之功。”法治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以初心、耐心和信心奋力跑好法治体系建设马拉松。
不忘初心,唯实惟先,开好法的制定“起步跑”。“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推进立改废释纂,相继出台、修订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法律条文凝结着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义务责任的宣示,在立法的真空地带,人民群众的权利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民生领域立法,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法治建设的初心,在立法为民实践中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倾听和反应社情民意,落实好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定性,不断完善立法,做足“起手式”,开好“起步跑”。
保持耐心,久久为功,迈好法的实施“途中跑”。“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与守法等重要环节,既是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评价和检验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执法、司法领域改革不断深入,送法普法工作不断创新,法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执法更有温度,司法更有力度,守法更有厚度。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进一步做好法律实施工作关键在人,既要提升法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更要释放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的“引力波”,争当法律的“明白人”,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执法顺畅,维护司法权威,带头遵法崇法,久久为功,以愚公移山的耐心迈好“途中跑”。
坚定信心,善作善成,做好法律监督“冲刺跑”。“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监督是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法律规范体系完备与否,法律实施效果如何都离不开法律监督的审视。法谚有云:“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要真正做到有良法可依,实现法之必行,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将为民服务宗旨与反对、揭露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实施行为相连结,增强法律监督意识,做到既守法,又护法,坚定信心,做好最后的“冲刺跑”。
“道虽迩,不行不至。”法治体系建设过程犹如一场马拉松,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以永恒的初心开好局,以坚韧的耐心迈好步,以坚定的信心收好尾,跑好法治体系建设马拉松。(福建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 黄培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