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紧扣“点线面”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

2021-11-18 16:45:16 | 来源: 中廉在线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最初一公里”,而重心则在“最后一公里”。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想要打通城市党建“最后一公里”,应“强”发展渠道,“延”群众路线,“减”基层负担,紧扣人才“关键点”、治理“贯通线”、服务“基本面”,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强”发展渠道,激发人才活力“关键点”。习近平同志曾提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基层,更需要能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治理服务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才。当前,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度“水涨船高”,要想破解基层对人才吸引力低的难题,就必须在加强改进发展渠道、提高保障队伍水平、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上做文章。探索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享受事业岗位待遇;对适宜街道管理的职能部门延伸派驻机构,统筹动态调配基层编制;健全晋升机制,拓宽村社基层工作者职业发展渠道……让基层工作者有搞头、有盼头、有想头,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基层治理也会越来越高效。

“延”群众路线,凝聚治理合力“贯通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用好“枫桥经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城市,要以党员中心户为圆心,发动周围群众担任小区的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在农村,要动员“留下来”的村民在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保障村民的基本利益,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效益。要完善政策措施,从信息共享、权益保障等各方面建立健全机制,丰富广大群众、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凝聚起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循环”的巨大能量。

“减”基层负担,提升服务能力“基本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各项政策部署的“第一落实者”,要让基层工作者能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来,持续为基层减负重中之重。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打破“本位”思维、树立“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正确政绩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改掉“遥控指挥”的习惯,多去基层一线调研沟通,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要避免政务APP滋生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让基层不堪重负。要将“基层减负”融入到“三会一课”的学习中,通过主题教育,研究完善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让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社会治理上来。只有将各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抓长、抓常、抓细,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做实事,才能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中共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高野鹏)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