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顺利闭幕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的总要求,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为做好党的各项事业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正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始终要以不畏风浪的气魄攻坚克难,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立志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为民初心。
增强饮水思源,践行“为民”初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人民、脱离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是依靠人民取得的,新时代新目标仍然要靠人民实现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并从中取得的胜利的。因此,我们要对人民群众永怀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坚持人民至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攻坚克难,锤炼“为民”本领。“悠悠万事民为本,政之所兴民为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群众呼声第一信号,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在解决群众一个个问题,落实一项项扶贫政策,化解一桩桩矛盾中补齐短板,增长才干,锤炼本领。坚持以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为民情怀,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察访民情民意,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追求,从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的具体实践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忘初心使命,尽显“为民”担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回顾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奉献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党员干部作为党在群众心中的“代言人”,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贴心人、解忧人”,始终要以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为落脚点,将人民立于“C位”,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推动工作中亮实招、在完成任务中求实效,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尽显“为民”本色。(彭毛多杰 中共天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