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文章强调,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笔者以为,要以“打铁”的方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烧制、锻打、淬火、开锋”中国青年,打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青年铁军。
用马克思主义之火来“烧制”中国青年。“烧制”就是把铁矿石放在铁炉中不断的煅烧,烧成通红的铁块,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把大火,把中国青年的“烧红烧透”。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中国青年也就在这把熊熊大火中“烧制”起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青年第一次以群体方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对当时社会舆论、民众心态、外交政策乃至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成为了中国青年运动的起点。一批率先觉醒的中国青年主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把“烧制”中国青年之火,剔除“躺平”“内卷”杂质,觉醒中华民族之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葆有中国青年之志气。
用马克思主义之锤来“锻打”中国青年。“锻打”就是把烧红的铁块拿到砧板上,全方位无死角的敲打,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炳大锤,把我们中国青年“打结打实”。习近平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在“锻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原原本本学,要逐字逐句学,更要重复多次学,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在马克思主义学习“锻打”的过程,我们中国青年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正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哪次质的飞越不是我们中国青年一次又一次的锻打出来的。从“98洪灾”到“河南水灾”,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从“武汉封城”到“疫苗接种”,我们都在马克思主义的锻打下,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灾大考。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炳“锻打”中国青年之锤,锻造中国青年之干劲和韧劲,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年之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之水来“淬火”中国青年。“淬火”就是把锻打好的铁器放进清水里,提高铁器的强度和硬度,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汪清水,把我们中国青年“淬硬淬强”。中国青年是一个有硬度有强度的,从“狼牙山五壮士”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从“铡刀下拒绝投降的刘胡兰”到“身在火海决不动摇的邱少云”,中国青年的强度和硬度就在马克思主义的“淬火”下,变得更硬更强。脱贫攻坚战役,尽锐出战,中国青年誓师出征,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在脱贫攻坚一线流汗流泪乃至流血,甚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尽显中国青年之担当。疫情防控战役,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多少“90”后乃至“00”后,他们很多是刚入党的年轻医生和护士,有的还只是医学院的学生,他们却在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为国征战。他们的无畏是因为他们是有着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的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汪“淬火”中国青年之水,淬硬淬强中国青年的脊梁,在赶考之路上凸显中国青年之担当。
用马克思主义之磨来“开锋”中国青年。“开锋”就是给一把宝剑磨出光泽磨出利刃,把宝剑“剑气逼人”,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个磨石,把我们中国青年“磨光磨利”。“宝剑锋从磨砺出”。如果给当代中国青年画像,我们中国青年就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中国青年之所以能自立于世界青年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青年,我们有理想,有信仰,有实力,有毅力能在世界青年面前昂首挺胸,平视这个世界。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就是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宝剑出鞘的声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中国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赶考之路上披荆斩棘,在复兴之路上所向披靡,在新的征程上勇往无前。因为有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才能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中不断发光发热,才能在奔赴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越战越勇,才能在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万里长河中不断奋进。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开锋”中国青年之磨,磨光磨利中国青年的锐气,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展示中国青年之气势。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们中国青年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烧制之火”“锻打之锤”“淬火之水”“开锋之磨”,永葆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成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年铁军。(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人民政府 罗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