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才都是推动乡村发展进程最活跃的因素,已树立起正确人才观的各地政府纷纷通过招考、倡导等多种方式为乡村争取人才。其实,吸纳人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发挥好人才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关键还得多花心思,用活乡村各类人才。
引导与激励相结合,用活乡村基层干部。乡村基层干部是引领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国家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乡村治理工作的践行者,其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乡村治理能力等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质量。为此,一要激活乡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鼓励其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乡村特色,为乡村谋求新发展;二要满足其提升自我的渴求,定期举办线上课堂强化政治教育,提升工作能力;三要适当提升其待遇,通过基本工资加绩效,绩效与村庄年度考核挂钩等方式,多措并施,动员并帮助乡村基层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乡村振兴事业。
挖掘与培育相结合,用活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多为农村的本土人才,他们在实际生产劳动中与各类乡村资源充分磨合,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生产经验。然而,小农意识的限制、与新型技术的断层,使这类人才往往“独自发育”,无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也无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对于他们,首先是要充分挖掘,在田间地头上多加关注其发展状况,讲明产业化发展对提高乡村知名度、扩大生产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鼓励其带动乡邻共谋发展;其次是要加强培育,不仅培育其技术能力,还要培育其建立的经营组织,更要通过评劳模、纳干部等方式培育其自主意识,使其发挥出领头雁的作用。
吸纳与帮扶相结合,用活返乡创业人员。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政策倾斜加大、对乡村综合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开始向乡村回流。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储备、发展眼光、信息获取能力、经营管理技巧,又对乡村抱有深厚情感,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助推力量。对于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持续吸纳,把握其返乡热情,对其创业动态实时跟进并持续激励;另一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予贷款、税收等多重优惠政策,提供符合互联网发展思路的创业指导,按需制定技术培训。另外,还要对优秀的返乡创业人才及事迹大力宣传,通过模范效应点燃更多人的返乡热情,为乡村发展凝聚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对待乡村的人才同样如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在推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位,确立好符合其特质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乡村人才的活力充分释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更强、更有效的推动力。(海南省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