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党支部是我党在基层党支部设置上的一个创新,保证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的领导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经过调研发现,虽然各地都积极建立联合党支部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基层反映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联而不合”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支部活动开展难,党员发展难、作用发挥难等,未能真正实现党对企业的全面有效有力的指导。笔者认为,要从优化组织设置、优化队伍建设、优化指导扶持三个方面着手,着力改善非公企业“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现象,真正实现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党员联培效果。
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激发联合党支部作用力。联合党支部建设要因地制宜,并呈现多样形式,根据行业特点、区域分布等,按照就近、便利、有共同行业特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联合党支部的组织设置,同时根据支部所在划分由归属地党委或行业党委直接抓,进一步加强对联合党支部指导。同时依托有一定规模、党建工作比较强的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既能做到工作规范,又能以强带弱,发挥示范作用,使党建底子薄弱的企业有经验可学,有人可带。
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提升联合党支部战斗力。“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企业党组织是否能够在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上发挥作用,主要看的是支部书记和支委班子,尤其需要配备党性观念强、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企业经营和党建双重管理经验的党组织书记,选派责任心强、熟悉党务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可积极联合培养党建工作专职人员,进一步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要注重将工作能力强、有思路、敢创新的年轻员工培养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着力建设一只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非公企业党员队伍。
进一步优化指导扶持,保障联合党支部服务力。各级各地要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定期到支部开展工作调研指导,进一步压实支部书记和班子的责任。支部所属地党委要从经费支持、组织保障、工作机制、薪酬待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增强支部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民主权利,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邰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