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九龙江畔,在翠竹环绕、沙汀小洲上,喜看白鹭在霞光云彩中掠翅而飞;徒步土楼,在层层沃野、秋色深浓里笑看稻菽在万顷晴空下逐浪而舞;深入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在绿波微漾、红树映日下,聆听百鸟齐鸣的和声。这是南国一角,恰恰是我们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乡村富民的美卷正在徐徐展开。迈入新征程,要做好“红”“金”“绿”三篇文章,让乡村振兴的绚丽底色更显厚重与质感。
激活“党建红”,漾起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激发“党建红”,让党建工作成为乡村发展方向的“向导”,发展决策的“主心骨”,凝聚群众的“旗帜”,内部管理的“后盾”,文化建设的“先锋”,让乡村振兴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用活用好党建“绣花针”,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找准群众需求的“落针点”,将各类资源“穿针引线”地链接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乡民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进而让广袤山乡舒展出幸福和谐美卷。
挖掘“产业金”,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可以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因而,我们必须聚焦农村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绿色引领、融合拓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让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立足漳州,诏安县公田村凭借海拔高、气候冷的得天独厚优势和依托富硒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让“高冷”山村有了更大“硒望”;平和县深耕蜜柚产业,把蜜柚种植、精深加工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蜜柚产业;南靖依托土楼优势,以土楼为龙头,大力实施智慧景区建设,探索建设特色小镇、康养基地、田园综合体等,不断完善景区配套,推动土楼旅游提档升级。正是通过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等,加快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势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充沛的动能。
巩固“生态绿”,展露乡村振兴“美丽容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乡村振兴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和“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着力打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白水绕东城”、“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丽新农村。然而,生态保护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忘不了荒凉贫瘠、风沙肆虐的东山岛,是谷文昌同志带领干部、群众走上漫长的治沙旅途,终于换来天蓝、净水、沙白、林绿的诗意之景;忘不了“绿化将军”张连印在退休之后,毅然回乡致力于家乡生态环境的改善,10多年来,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硬是让昔日的荒山头“换了人间”;忘不了“一生守护一座岛”的王继才,几十年如一日,让缺水、缺土,满是怪石和悬崖的石头岛长出了树、开出了花,结出了果。“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因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巩固好“生态绿”,让美丽家园展露“舒心的微笑”。
“行之不辍,未来可期。”持续做好“红”“金”“绿”三篇文章,在广袤的农村沃野上,牢记“国之大者”,以行动付使命,以汗水践诺言,乡村振兴的脚步必将行稳致远,“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卷也必然绘就。(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高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