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新时代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09-28 10:32:52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履行好党员职责,执行好上级部署,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让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华文明大地璀璨绽放,照亮真理之光。

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之“灵魂”。从中国革命篇章伊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战争史、发展史、文明史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为推动革命斗争、事业发展、经济开放提供了亘古未有的动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主义,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发展和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灵魂”,贯穿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所有过程,必须常学常新。我们要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完成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巩固,要打造思想过硬、素质全面的精神文明风貌,要把马克思主义深度融合,要融入党员、群众、青年,要进入学堂,形成一股坚硬的“正能量”政治力量,铸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

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之“根本”。发展,从来都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证明。一切物质建设都是在思想建设的基础之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我们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做好一切物质文明建设的保障。马克思主义思想正是我们新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基石”,也是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宣传载体。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主义思想正在逐步完善,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此,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底层”作用,思想“正”了,发展才不会“歪”。

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之“标杆”。新时代、新景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迎来了新的篇章。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之“标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需要我们共同拥护,坚定信仰,创新作为。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党员干部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积极带头学习并实践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必须求真务实,必须自觉担当作为,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者。(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古楼乡石村村党群工作者 夏知晓)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