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浅谈“徳才兼备、以徳为先”

2021-07-30 11:31:17 | 来源: 中廉在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番话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关系有启示意义。“德”,是“才”的灵魂方向,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领导干部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复杂的背景和艰巨的任务下,有的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迷茫、困惑甚至动摇,特别是少数党员部身上暴露出的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领导干部如果只有“才”而没有“德”,难以担负起党和人民赋子的历史重任;反之,“德”高“才”浅,也不能当好一个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如果有“才”而缺“德”,那么他的才越高,干坏事的能力就越强,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大。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必须把德放在首位。德与才相比,德是前提,是第一位的,我们更注重于德。强调以德为先,对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汇聚英才。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为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生最可贵的资本,是事业的基石,是成功的必备根基。郑板桥在《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谈到:“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立德修身是为人的第一品德要求,领导干部的威信也是从品德形象中树立,古人云:“服人者,以德服为上,以才服为中,以力服为后。”很难想象,一个品行不正的人为领导干部,能够对党绝对忠诚,处事公道正派,做人老实本分,为官清正廉洁。

用人要把德放在首位。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古往今来,为政“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薄而位尊”是选拔干部的大忌,品德不端的人成为领导干部,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危害则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很多领导干部,问题就是出在“德”上,无论他们当初做出多大成绩,也掩盖不了违法乱纪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损害,如果理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好干部。

德与才是辩证统一。国以才立,政以治,业以才兴。培养选拔干部强调德的重要性,但绝不是忽视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荀子言“无能不官”,才能对为政者是很重要的。有德无才或重德轻才,选拔的人又如何称之人才?然而,鱼与熊掌,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德、才孰轻孰重?舍鱼而取熊掌,才可贵,德更可贵,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在任何时候,道德的标准都占特殊重要的位置。党的事业要健康持续发展,领导干部的品德比能力更重要,有了良好的德,才能和权力则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作用,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制度才会得到很好的遵守,社会治理才能最终达到“治”。

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党组织选人用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贯穿始终,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莫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政府 文小玉)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