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其中一条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忘记了斗争、忽略了斗争,什么时候就会被动挨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斗争意识,造就了“星星之火必定燎原”的斗争胜利,靠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这是我们党百年来的命脉所在。
一百年前,我们依靠斗争在沉默中爆发。伟大斗争淬炼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事业。一百年前,我们没有在沉默中死亡,而是在沉默中爆发,靠的就是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无数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身忘死的英雄楷模、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以斗争洒热血,以热血铸信仰 ,让原本那个沉默的年代,开始觉醒、开始斗争、开始宣战、开始爆发。于是乎,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睁开了双眼,在内忧外患中、磨难挫折中、攻坚克难中开始斗争、开始成长、开始强大。
一百年时,我们依靠斗争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伟大胜利必须经过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方能铸就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依靠斗争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中,我们面临的是更为持久、长期的斗争,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
一百年后,我们仍需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做斗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攻坚克难改革发展深水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重大斗争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如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各种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刻在上演。毛主席说过:“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在面对任何一项侵犯我国主权、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上,我们都必须将斗争进行到底,决不能滑入绥靖陷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上进行再斗争。
花繁柳密拨得开,风狂雨急立得住。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无论是处在怎样的腥风血雨中,中国都能依靠接续不断的斗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涅槃重生,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就是斗争精神的伟大之处、力量所在。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当一个人拥有斗争精神,那必然会是一个大写的“人”;当一个国家拥有斗争精神,那必然会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力量。(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闫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