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与7月16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指出,亚太成员在疫情背景下应牢牢把握机遇,合理解决危机,以实现经济复苏。中国作为2020年实现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将延续2020年所提出的亚太共同体之愿景,以亚太为世界经济增长之重要动力,共同推动经济复苏。
我国抗疫,举国齐力,修筑铁血长城;大义凛然,树立精神丰碑。中华民族是有血有肉的伟大民族,比高山更为坚强伟大,比雪花更为柔软温情。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更因为有国家的重视、党的领导。尽管中国于去年即于总体局面上率先地有效控制了疫情,且目前国内甚至已实现“找不到病人进行第三期疫苗的临床实验”的亮眼成绩;但面对世界范围内陷入疫情的诸多国家,仍保持着高度警惕,同时仍肩负大国重任,心系全球。在广泛提供疫苗之余,中国亦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助力经济状态的共同复苏之中。
习近平于本次讲话中深刻结合我国实情于国际局势,以长远目光与战略思维提出了中国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四则:
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在中国的抗疫历程中,接受了不少国家的帮助。我国秉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国传统美德,不断向友好国提供抗疫物资,目前,中国不遗余力地提供疫苗与国际援助,促进合作倡议,成立基金等。这是大国重任所要求,更是民族精神所驱动。震撼古今的横渠四句——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为我国对于先贤政治理想之传承。我国正在以“民胞与共”为目标,通过稳扎稳打的真抓实干和心怀和平共同合作逐步实现我国的发展,乃至主力世界的辉煌。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历史的经验已告诸我们社会的发展规律——开放包容,融合兼容;破题创行,杜绝封闭。我国以的奋进姿态保持了不与时代相违,不与世界脱轨;并以领先的姿态完成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了高水平亚太自贸区。这是中国发展观念的切实践行;与时偕行,中国势在必行。
坚持包容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早已明确的发展态度。从“同住地球村”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力行环保节能,多元清洁,不仅是对于环境家园的保护,更是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唯有重视生态资源,方能共创美好未来。基于此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我国同时加强妇弱扶持,促进包容贸易投资等。于多方面利人利己地持续发展,助力他方,旨在整体发展、经济增长都取得一定成效。
把握科技创行机遇。我国思想透彻贯通,现如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愈渐清晰明朗,尤其数字经济,是开放和冥迷相连的整体,我国在多领域发展中都坚持贯彻“合作共赢,开放融通”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更是如此。拆墙而非筑墙,行大道而非死胡同。在“一带一路”的良好基础上加速构建开放公平的运营环境与合作关系,实现亚太各国乃至世界更高水平的互助互利。
疫情当前,仍要展望未来。同舟共济,相助成就你我。中国愿意在共同发展的环境下提供中国智慧,守望互助已刻不容缓。正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已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于战胜疫情的民族信心,对于人类合作的大力推动;此为始于足下的安排,亦是面向未来的安排。从小处做起,起今日而行,华夏民族的每一名后代都应怀有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心,在党如太阳般的正确领导下,扫除阴影,携手共进。(林君喆 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党工委基层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