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立国之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此言虽简,其意唯深。我们唯有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发展短板,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推动资源共享,方能为乡村振兴撑船摇橹,夯实执政之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农民的公共服务和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也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基本权益。促进城乡资源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公平地分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这样,进城农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城镇化的成果,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务农收入。
实现文明共担,方能为乡村振兴摆渡横舟,绽放和谐之美。农村要美,有一个适宜的人居环境,需要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村民有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做好门前三包,避免出现鸡鸭散养、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很多村民在农忙之余也无处可去,精神生活空虚,导致农村成为了滋生赌博的温床。因此,也要加大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力度,如开办农家书屋,对村民免费开放,根据村民的需求定时更新书目;又如增设一些娱乐设施,让村民在闲暇的时候可以强身健体;亦或经常举办一些比赛,鼓励村民踊跃参与,活跃农村氛围。
稳抓智慧农业,方能为乡村振兴把薪助火,创造富庶之景。农业要发展,人才需先行,由于农村条件艰苦,人才外流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大多数学子学成归来,都会选择奔向大城市,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城乡差距严重的根源所在。然而,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本领,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故此,如何留住人才也是当地政府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能只是空头支票,不仅要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更应该拓宽人才的晋升渠道,让人尽其能,物尽其才。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乡村要振兴,民生都是不变的“指南针”,必须把握好这个“指南针”,以极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落实好每一项改革举措、惠民政策,让中国这条大船满载更广大人民的幸福,乘风破浪,驶向乡村振兴、国家富强的彼岸。(楼俊凤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