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务必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组织工作结出“改良果”。事业总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部门敢于直面问题,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制定实施一批改革举措,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齐头并进,推动组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修订《干部任用条例》,有力破除“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比如,出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科学管理水平,等等。进入新发展阶段,组织工作既有一些老问题尚未解决,又有一些新问题接踵而来。比如,如何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如何实现政治素质考察具体化精准化,如何使干部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等,都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创造性地破解组织工作难点热点问题。
坚持以协调为手段,推动组织工作结出“品优果”。协调解决的是不平衡的问题。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搞培训提素质、育人才聚贤能,是组织部门的主业主责,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都不可出现短板。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各块工作。协调,不仅体现在各块工作之间,同样体现各块工作的内部。比如,城市、农村、国企、机关、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党建工作,就是要分类指导、分领域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高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干部教育培训,就是要突出职务层级、岗位特点,分级分类分专题开展全覆盖轮训。换届工作,不仅要统筹省市县乡村层级,也要考虑每个层级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配备。引智聚才工作,纵向要注重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实用人才等,横向也要引进培养产业、教育、医疗、科技、金融、城市规划等行业人才,从而统筹推进组织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坚持以绿色为导向,推动组织工作结出“长生果”。对于组织工作来说,绿色主要指节约、简便、高效、可持续等内容。导向具有引领作用,决定了最终效果。组织部门要坚持和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既要看重“GDP”,也能不唯“GDP”,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考核设计强化“绿色”权重,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以“两山”理念提高发展“含绿量”。对于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则需突出绿色低碳导向,讲求时间、物质、人力成本,以最少的代价去争取最大的成果。比如,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等规定,大力精文简会,统筹会议、文件、活动,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把各类考核、调研统筹起来,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把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引入组织工作,尤其是加强党员队伍、公务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科学化管理,让基层干部从填表格、报数据的忙乱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
坚持以开放为格局,推动组织工作结出“复合果”。开放解决的主要是内外联动的问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只是组织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1+1>2”的生动局面。比如,考察考核干部,需要借助纪委监委、巡视巡察、政法综治、信访举报、网络等渠道,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从而精准识别干部优劣。比如,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就是要扩大选人用人视野,统筹调配干部资源,探索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比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疫情防控,涉及财政、农业农村、人社、教育、卫健委、民政、科技、交通、林业等部门,就是要把各方面的人、财、物发动起来,投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比如,人才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创新市场化、个性化柔性引才机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整合、政府采购、平台建设等方式积极稳妥引进人才。
坚持以共享为追求,推动组织工作结出“民心果”。共享是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发展的动力所在,评判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对组织部门来说,就是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把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群众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关键是要以百姓心为心,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经常到田间地头中去调查,到基层群众中去学习,到专家、技术人才中去请教,让群众呼声、声声入耳,群众之事、事事关心,从中找思路找方案找对策,用民意保证民主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制定出来的每一项政策都能合民情、顺民意。比如,选人用人,要注重听取乡语口碑,多用那些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战斗一线,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感情深厚、矢志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引导各级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比如,城市基层党建,要突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调动各部门各行业资源,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闹心事。比如,今年很多地方将进行村(社)换届选举,要用好‘民主’这一法宝,让群众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选出集体的“当家人”,切实把基层民主政权巩固好、实现好、维护好,等等。组工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葆有枝叶关情之心,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1年是建党百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组织工作大事要事难事交织叠加,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市县乡村换届选举、“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等,项项都是硬仗,组织部门迎来新的更加艰巨的“赶考”任务,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浇灌组织工作,以硕果压枝的优异答卷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肖建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