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决胜未来,人才关乎成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需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这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多方发力。
我们要优化创新生态,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公平普惠制度环境,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创新服务,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提高企业加大投入、开展创新的能力和意愿。要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不同领域跨界融合趋势,打破单位、部门、地域界限,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和普通创客融通创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多点迸发突破。
我们要统筹多方资源,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的人才开发机制。围绕“着眼于战略发展需要引才聚才,着眼于现实发展需要育才用才”,逐步形成开放引才、战略育才、科学用才的人才开发机制。聚焦高端引才,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扩大引才半径。着眼实用育才,系统开发本土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坚持代表性、贡献度与示范性相统一。
我们要深化改革,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为科员人员放权松绑,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和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简化各类表格和参评环节,大幅减轻参评负担,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办法,人才不论年龄资历、背景出身,都应一视同仁、凭本事说话,让金子都能发光。注重质量,让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优秀成果脱颖而出。青年人最具创新潜能,要为35岁以下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创造更多机会,在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在科研实践中锻炼青年人才,使我省科技事业青蓝相继、人才辈出。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我们一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纪委 柯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