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这个大变局的变革,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对中国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需要我们科学应对,主动求变,危中求机,化危为机。
一、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稳住国民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站得稳,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日精神、家国情怀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传承,都是在伟大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当前国内发展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只有坚定斗争意志,才能激发人们的前进动力和战胜风险的顽强斗志,只有在精神上站稳脚跟,才能增进社会团结,才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促进中国发展进步。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让榜样的力量深入渗透进人民的血液之中;树立家国情怀的意识,让家与国融为一体,自觉将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拥护社会利益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坚持爱家、爱国、爱党的大统一。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完善法治保障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意味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这对完善法治法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始终用联系、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中国发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德治和法治两手抓,用德治强化法治的道德支撑,用法治解决道德中的突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提高个人的法治思维。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加有序,社会更加和谐。
三、坚定政治立场,维护党的领导
当前国内发展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帮助国家跳出了历史周期律,不断自我革命,建设了一只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政党队伍。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要坚定地维护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坚定政治信仰,毫不动摇地跟党走,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
四、全面部署战略安排,推进现代化建设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要巩固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继续承担中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与各国携手构建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合作共赢的态度,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发挥内需潜力,继续让其他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应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遵循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威胁,朝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前进。(姚琳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呈祥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