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到省委组织部机关调研强调,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把忠诚干净担当、埋头苦干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这为全省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以贤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政之要惟在用人。古语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足见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的重要性。各级组织部门要练就识人慧眼,注重到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大项目、改革斗争一线去多渠道选人、多维度考人、全方位用人,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干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能在实际斗争中产生,因此也只能从实践中挑选。现实中,不少干部看起来学历高、学习能力快、执行能力强,但他们历经每个阶段的时间很短,且大多都不是吃劲岗位,没挑过重担,还缺乏坚定的党性、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必要的马列主义教育。因此,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把业务骨干、股室站所负责人选派到困难多、矛盾扎堆的岗位去“打磨”,多给机会、多交任务、早压担子早成长,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把基层当做锻造干部成长的“熔炉”,引导他们沉下身来工作、静下心来做事,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做几回“热锅蚂蚁”,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干事本领。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无数实践表明,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脱贫难度之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组织部门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
“险路识良马,重任选良才”。要聚集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这一实际,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注重个性、突出差异,聚焦干部实干实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政治素质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考核、作风建设考核。如,成立由组织、纪检、司法、信访等部门组成的专项考察组,主动深入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专班跟进式考察”“蹲点考察”“八小时外考察”,通过倾听“他领导的人、领导他的人和他服务的对象”的呼声评价,准确掌握考察对象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重点任务中的表现,从政治立场和工作纪律中观“德”,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查“能”,从一贯工作态度中看“勤”,从日常工作实绩中考“绩”,从个人进退得失中看“廉”,把考人与考事结合起来,为考准考实干部提供可靠依据。
干部考出来,更要用起来,坚持考用结合,才能体现干部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决不能“考时雷声大、用时雨点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根据考察干部的专业知识、爱好特长、工作经历,因岗择人、因事用人,让干部在熟悉的领域工作,使其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立起考核这把标尺。要奖优罚劣,奖懒罚勤,让吃苦者“吃香”,受累者“受用”,无为者“让位”,让搅局者“出局”,从根本上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干部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树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真正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王明成 贵州省黎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