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为政三考:德•勤•绩

2020-11-10 11:26:55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组部在《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中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驭人立德,“德”在当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德”的考核是领导干部考核的重点也是出发点,没有合格的“德”,便会动摇理想信念,迷失政治方向,难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垂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培养高尚人格,提高为人做官修养。

务实奋勤,“勤”在跟头。《劝学》中说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皆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一旦思想出现松懈或者懒惰,那么势必会停滞前进的步伐,所谓“万事蹉跎皆源于懒”,因此勤政、戒懒是每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根植泥土,经风雨知四季,情系百姓,见真情献丹心,领导干部需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勤勉实政,一步一个脚印让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当真正具备了“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思想认识,那么才能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更行之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能政出绩,“绩”在手头。我国很早就推出了各种考核绩效的制度,希望减少、杜绝庸官的出现。《尚书·舜典》中说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官员三年一次的绩效考核,业绩好的获晋升,业绩差的被黜退。然而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因为怕被“摘官帽”“丢官位”,选择慢作为或者不作为,典型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庸官见阎王”的寓言故事,为官一生处处求全自保,避嫌不言,非负民乎?畏繁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也。“无功即有罪”,正是对这些庸官最为贴切评价。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把官位当作一个平台,做一番事业;把权力当作一把利剑,干一点实绩,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福建省尤溪县联合镇党办 罗立翔)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